2021 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(满分 100 分,时间 60 分钟) 第Ⅰ卷 选择题(共 50 分) 一、单项选择题:本大题共 25 小题.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,每小题 2 分,计 50 分。 1. 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评诸子百家说:“儒者博,墨者俭,法家严,道家使人精神专一”。“严”字当头 的代表人物是( ) A. 孔子 B. 孟子 C. 墨子 D. 韩非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依据题干的“法家严”,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战国时期,法家的韩非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,权 术和威势,反对空谈仁义,强调以法治国,树立君主的权威,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。故 D 符合题意;孔 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,核心思想是“仁”,排除 A;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,主张实行“仁政”, 排除 B;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,排除 C。故选 D。 2. 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、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,绘制了下图所示的疆城示意图。其中 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( ) A. 西域都护 B. 尚书省 C. 澎湖巡检司 D. 伊犁将军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依据题干信息“秦汉王朝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公元前 60 年,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,标志着新 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,故 A 符合题意;尚书省与三省六部制有关,与秦汉的政治制度无关,排 除 B;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立的管辖台湾的机构,排除 C;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的管辖新疆的机构,排除 D。 故选 A。 3. 据史料记载,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,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,唐玄宗在位后期怠慢朝政、宠 信奸臣。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,正确的是( ) A. 三位帝王成就了“贞观之治” B. 他们“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” C. 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D. 武则天时朝政迅速走向腐败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唐太宗重用贤才,虚心纳谏,但在晚年却拒绝纳谏。武则天当政期间,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 生产、选拔贤才的政策,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,国力不断增强。武则天却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。唐 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“开元盛世”的繁荣局面,统治后期却怠慢朝政、宠信奸臣,导致安史之乱爆发。从 唐朝三位封建帝王身上,我们获得的历史认识是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,故 C 符合题意;唐太宗成就 了“贞观之治”,排除 A;武则天的统治“政启开元,治宏贞观”,排除 B;武则天统治时期,社会经济进 一步发展,国力不断增强。排除 D。故选 C。 4. 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,大体是盛唐的两倍。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 两至三石,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。由此可见( ) A. 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 B. 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 C. 唐朝重文轻武致粮食减产 D. 宋朝粮食增幅低于人口增长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分析题干的“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,大体是盛唐的两倍。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 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,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。”可知,与唐朝相比,宋朝的全国总人口和粮食 亩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,反映出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,故 A 符合题意;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的 说法错误,唐宋的经济部门还包括手工业、商业,排除 B;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,排除 C;宋朝粮食增幅 低于人口增长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,排除 D。故选 A。 5. 下图是《榜葛剌进麒麟图》,它描绘的是 15 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。 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。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( ) A. 张骞通西城 B. 宋辽澶渊之盟 C. 郑和下西洋 D. 雅克萨之战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根据题干“下图是《榜葛剌进麒麟图》,它描绘的是 15 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 长颈鹿的场景”结合所学知识,可知描述的事件与郑和下西洋有关。15 世纪初,明朝经济逐步繁荣,国力雄 厚,明成祖称帝后,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个,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,“示中 国富强”,同时也使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,C 正确;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时期,与“15 世纪早期” 不符,排除 A;宋辽澶渊之盟发生在北宋时期,排除 B;雅克萨之战是康熙反抗俄国的侵略,发生在 17 世 纪中期,排除 D。故选 C。 6. 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。这部文献是( ) A. 《天朝田亩制度》 B. 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 C. 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 D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》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1853 年 3 月,太平军攻占南京,将南京改名为天京,作为都城。定都天京后, 太平天国颁布《天朝田亩制度》,规定不分男女,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,建立“有田同耕,有饭 同食,有衣同穿,有钱同使,无处不均匀,无人不饱暖”的理想社会。由此可知,漫画信息“凡天下田, 天下人同耕”是《天朝田亩制度》的核心内容,故 A 符合题意; 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。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,是辛亥革命的重 要成果。排除 B;1947 年,中国共产党颁布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,规定没收地主土地,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 制度,实行耕者有其田,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。排除 C;1950 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》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,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。排除 D。故选 A。 7. 以下是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企业信息简表,这些企业属于( ) 企业名称 情况简介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,一度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。 开平煤矿 近代大型新式采煤企业,因运煤需要修建了一条铁路。 汉阳铁厂 中国近代最早 的官办钢铁企业,经营不善,多有亏损。 A. 军事企业 B. 民用企业 C. 外资企业 D. 中外合资企业 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依据题干企业信息,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,洋务派提出“求富”的主张,开 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,比如轮船招商局、开平煤矿、汉阳铁厂、湖北织布局等。故 B 符合题意;轮船招商 局、开平煤矿、汉阳铁厂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,排除 A;轮船招商局、开平煤矿、汉阳铁厂属于洋务 派创办的民用企业,洋务派没有创办外资企业,排除 C;轮船招商局、开平煤矿、汉阳铁厂属于洋务派创办 的民用企业,洋务派没有创办中外合资企业,排除 D。故选 B。 8.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第十款规定: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所属境内,如有伤害诸国人民之事,必须立时弹压惩 办,否则即行革职,永不叙用。这致使清政府沦为“洋人朝廷”的条约是( ) A. 《南京条约》 D. 《辛丑条约》 B. 《北京条约》 C. 《马关条约》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依据题干“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所属境内,如有伤害诸国人民之事,必须立时弹压惩办,否则即行 革职,永不叙用。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1901 年,清政府被迫同英、美、俄等 11 国签订《辛丑条约》 。 《辛 丑条约》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,表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, 变为“洋人朝廷”。故 D 符合题意; 《南京条约》内容涉及割地、赔款、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,与题干内容 无关,排除 A;《北京条约》除承认《天津条约》继续有效外,又增开天津为商埠,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国,赔款额也大幅增加。 《北京条约》与题干内容无关,排除 B; 《马关条约》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、台湾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。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。开放沙市、重庆、苏州、杭州为商 埠。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。《马关条约》与题干内容无关,排除 C;故选 D。 9. 陈独秀在《青年杂志》撰文:“三年来,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,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。自经此次实验…… 珍爱共和之心,因以勃发。”陈独秀“此次实验”的矛头直指( A. 军阀混战 B. 民主共和 ) C. 君主立宪 D. 专制政体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根据题干“三年来,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,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。自经此次实验……珍爱共和之心, 因以勃发。”结合所学知识,可知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已确立三年,时间上应该是 1915 年。1915 年,陈独秀 发起新文化运动。“此次实验”是指新文化运动。因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,企图复辟帝制,在 文化领域又推行尊孔复古,遭到国人的普遍唾弃,故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指专制政体,D 正确;新文化运势 兴起时,军阀混战还没开始,排除 A;根据材料“自经此次实验……珍爱共和之心,因以勃发。”可知,矛头 指的不是民主共和,排除 B;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,但结果失败了,排除 C。故选 D。 10. 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(1937 年 9 月 26 日),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:“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 利,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。”这次伏击战是( A. 平型关大捷 B. 淞沪会战 ) C. 台儿庄战役 D. 百团大战 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 【详解】依据题干的“1937 年 9 月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1937 年 9 月,日军向平型关开进。八路军第一一 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,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,将日军全部歼灭。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 取得的第一个胜利,粉碎了日军“不可战胜”的神话。故 A 符合题意;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, 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,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。排除 B;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1938 年,排除 C; 百团大战发生在 1940 年,排除 D。故选 A。 11. 1945 年,文学家郑振铎写道:“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,开始会谈以后,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 行的情形,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?”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( A. 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 B. “打倒列强,铲除军阀” C. “还我河山,守士抗战” D. “要和平,争民主" 【答案】D 【解析】 ) 【分析】 【详解】根据所学可知,材料反映 的是重庆谈判,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关注重庆谈判,“要和平,争 民主”的迫切愿望,故选 D;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内容,排除 A;B 项 是 1924-1927 年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,排除;C 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,排除。 【点睛】 12. 在建设的那些日子里,他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;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,他拄

pdf文档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

初中 > 中考 > 历史 > 文档预览
18 页 0 下载 9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 第 1 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 第 2 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 第 3 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 第 4 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(解析版).pdf 第 5 页
下载文档到电脑,方便使用
还有 13 页可预览,继续阅读
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-12-11 19:37:37上传